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907
張叔言,漢族,1949年12月生,湖南寧鄉(xiāng)人,197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1月參加工作,南京大學中文系、解放軍政治學院、美國加州大學畢業(yè),博士學位。 現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會員、廈門市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名家協會常務理事、原文化部國家一級美術師。擔任中華出版促進會副秘書長、《書香兩岸》雜志社總編,曾獲得出版韜奮獎、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百名優(yōu)秀出版人獎和改革開放四十年出版發(fā)行業(yè)44名致敬人物。
1967年1月—1968年12月在公社任文化站長;
1968年12月—1986年1月,在31軍炮兵團服役,先后任班長、營部秘書、新聞干事、宣傳股股長;
1986年1月—1989年6月,擔任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主任科員;
1989年6月—1995年4月,擔任廈門對外圖書交流中心副總經理;
1994年7月—1997年10月,擔任廈門對外圖書交流中心法人代表、副總經理主持日常工作;
1997年10月—2009年10月,擔任廈門對外圖書交流中心總經理、法人代表;
2009年11月—2012年,擔任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顧問;
2012年至今,擔任大龍樹(廈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叔言工作出色,工作之余,學習書法,自成一體。并被《韜奮語錄書法集》《榜樣·焦裕祿精神書畫作品集》《中國古典詩詞演講》《國學經典名句書畫》《人民喜愛的書畫家》《書香兩岸雜志》《建黨95周年紀念郵冊》《中國書畫百年經典》《中國書畫傳承人物》集結出版。
落筆有情 歲月留香(晨報記者 李凌)
提到張叔言,許多人都知道他是出版人,但沒有人知道他書法造詣。的確,張叔言退休前沒操刀過書法,退休后,心想沒事干該怎么辦,這才想起學書法。然而,不到8年,張叔言的書法卻稍有名氣,曾代表國家贈書法給斯里蘭卡總統(tǒng)、議長,韓國領導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及俄羅斯、蒙古、塔吉克斯坦大使館、孔子學院、華商總會、交流機構等,并被斯里蘭卡佛學院、韜奮紀念館、佛光山收藏,他還為許多名勝古跡、大型企事業(yè)單位、著名商標品牌題寫牌匾。2016年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全國集郵總公司為張叔言出版了一套書法郵票紀念冊,文聯出版社將張叔言的書法作品收集在《人民喜愛的書法家》《當代中國書法經典百年》《中華書畫傳承人物》中,紅旗出版社將張叔言的書法作品收集在《中國書法40年》書法集中,2018年張叔言與歐陽中石先生出版了一本《藝壇領袖傳世佳作》臺歷。
熟悉張叔言的人都知道,他是用毛筆寫字的。張叔言從小學直到退休都堅持用毛筆寫字,寫日記、寫文章甚至連開會記錄有時都用毛筆,不過那只是寫毛筆字而已,談不上書法。但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種書寫方法對毛筆的把握、書法的感覺很有幫助,特別對草書的流利性要求更是打下了一個基礎。
退休后,張叔言在與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大家楊向陽的接觸中感受到了書法的巨大魅力?!八臅ㄔ煸労屠碚摳叨榷甲屛沂謿J佩,獨創(chuàng)了融隸書風骨、魏碑氣勢、篆書神韻于一體的‘三體書’及草篆、行隸等近百種書體。當時我就臨摹他的隸、楷、行書,受他的影響很深。”
從此,張叔言開始臨摹歷代書法名家的字帖,沉浸其中,忘乎所以,甚至不吃不喝8個小時,從晚飯后一直寫到凌晨3點都絲毫不疲憊。
揮毫落紙是人生
“毛澤東的字、岳飛的書法自有其過人的氣魄,而王羲之的字則透著文人雅士的精制筆法。”張叔言認為,歷代書法名家多出自王侯將相、文史學家,這并非偶然或是虛名,書法境界高低是來自人生的經歷和感悟。真正的書法家并非只會寫字的匠人,他們需要有深厚國學底蘊和自我修養(yǎng)。
也許這便是所謂的“字如其人”。一個人寫的字透著他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因為工作環(huán)境的特殊,張叔言參軍十八載,在出版界三十余年,辦過報紙,做過雜志,出版過圖書,也做過書商,懂經營,好收藏,可謂經歷頗豐,其書法也自成一格,這也是為什么他的字受到不少品牌企業(yè)的鐘愛。
“書法的世界,越鉆研就越感到自己的無知,越有學習的熱情。”張叔言平時有很多的機會接觸書法藝術書籍、名勝古跡、書法展覽,他十分珍惜這些機會,每到一地,他都要找機會去書店,特別是古舊書店、舊貨市場淘寶,去名勝古跡受熏陶,從中吸取書法藝術的精髓。此外,張叔言還非常愛好文學、歷史、哲學、漢語言文,他認為,這些是書法藝術的靈魂,是書法藝術賴以升華的基礎。
張叔言作品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張叔言作品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
張叔言作品 毛澤東詞《采桑子·重陽》
張叔言作品 《愛人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