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09
明代前期書法,一直籠罩在趙孟頫書風(fēng)和復(fù)古主義的思想下,帖學(xué)盛行,書風(fēng)日趨俗媚、單調(diào)。
近人馬宗霍《書林藻鑒》中云:自明祝允明、文征明、王寵出,始由松雪上窺晉唐,號為明書之中興,三子皆吳人,一時有“天下法皆歸吳中”之語??梢娭磷T拭?、文征明出,針砭時弊,力挽頹風(fēng),書法方始中興。
本季春拍,華藝國際將隆重呈獻祝枝山《行草詩詞卷》與文征明《行書詩余墨妙》兩大明代書法重鎮(zhèn)的精品佳構(gòu),實屬難得,值得期待。
祝枝山 行草詩詞卷
水墨紙本 手卷
1524年作
25×197cm
出版:
1.《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二冊P3536“滬70011”,1993年12月文物出版社;
2.《朵云軒藏書法篆刻選》作品第3號,1990年8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3.《朵云軒藏品續(xù)集》作品第10號,2000年9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4.《朵云集珍》封面、P910,2007年12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5.《明清名家書法大成》第一卷明代書法(一),作品第19號,1994年3月上海書畫出版社;
6.《中國古今書畫真?zhèn)螆D鑒》P65,楊仁愷主編,1996年1月遼寧畫報出版社;(本幅作品由楊仁愷先生推為祝允明草書標(biāo)準(zhǔn)件選錄于書中)
7.《19952002書畫拍賣集成·明清書法》P16,2004年1月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
祝允明《行草詩詞卷》作于1524年,是年,祝允明因病由南京歸蘇州逾年,無俗務(wù)紛擾,藝術(shù)創(chuàng)作臻于高峰。本卷原為上海朵云軒舊藏,收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并由楊仁愷先生推為祝允明草書標(biāo)準(zhǔn)件選編入《中國古今書畫真?zhèn)螆D鑒》。包首處留有朵云軒舊簽一枚,上有“重要資料,不予出借”字樣,丕顯珍貴。
包首上的朵云軒舊簽
祝允明的草書,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據(jù)了重要的篇章,上承張旭、懷素,下啟明季書風(fēng),最具開創(chuàng)性與轉(zhuǎn)折性。明季以來,備受推崇?!独m(xù)書史會要》:“狂草為本朝第一。當(dāng)時評者,云其書法頓挫雄逸,放而不野,如鶴在雞群?!薄段釋W(xué)編》:“其書入魏晉,晚益奇縱,為國朝第一?!薄秶鴮毿戮帯罚骸跋U軙鴮W(xué)精工,自急就以逮虞趙,上下數(shù)千年變體,罔不得其結(jié)構(gòu)?!眴⒐Γ骸白诿髦腥~……有明代第一之目?!?/p>
祝枝山 《行草詩詞卷》局部
后人評述,多間個人主觀,并雜以生平境遇種種,而欲品祝書真妙,先讀其自述或可提綱挈領(lǐng)。
祝允明的書法理念,大概不外乎兩篇文章,一曰《奴書訂》,一曰《評書》。
在《奴書訂》中,祝允明說:“觚管士有‘書奴’之論,亦自昔興,吾獨不解此。藝家一道,庸詎繆執(zhí)至是,人間事理,至處有二乎哉?為圓不從規(guī),擬方不按矩,得乎?自粗歸精,既據(jù)妙地,少自翔異,可也。必也革其故而新是圖,將不故之并亡,而第新也與?!?/p>
《評書》里的評述則更直白:“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得形體不若得筆法。學(xué)字如女子梳掠,惟性虛者尤能作態(tài)度也。”
祝枝山 《行草詩詞卷》局部
正是因為祝允明堅持不薄古,于古賢處求淵源,不泥古,于薄發(fā)處探己出的理念,并積極踐行,方能成就后人眼中草書“明代第一”的重名隆聲。觀此卷,信如是。
本卷墨色紛披,燥潤相間,汪洋恣肆,參差錯落間收放自如,既有徘徊閑雅之容,又不失飛走流柱之勢,驚竦峭拔之氣,卓犖跌巖之志。所謂似邪而復(fù)直,欲斷而還連。千態(tài)萬狀,不可端倪,正是有功有性,神采飛揚。
本卷歸于上海朵云軒庫藏之前,曾為于允鼎、錢天樹、錢承培等所遞藏。引首云:“祝京兆詩詞卷。平湖味夢軒舊物,曾藏吾鄉(xiāng)張溫和公處,余得之久矣,劫后始克潢治成卷,因題。己卯秋九月。華亭于允鼎并記。”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出版頁影
詩后附于允鼎長跋和短跋各一則,短跋文曰:“吾鄉(xiāng)詩舲尚書偶憶編云:枝山草書臥病懷所知,甲申五月望日漫寫,休承云,此卷晉則右軍,唐則懷素,宋則襄陽。三家之法雜見于穎端,平日狂怒怪張之習(xí)悉為洗盡。此卷或即尚書舊藏,抑別為一卷。展卷欣賞漫題。乙亥九秋樂畦野夫于允鼎并記?!?/p>
“平湖味夢軒”即錢天樹,而“張溫和公”是張祥河。張祥河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進士,官工部尚書,謚“溫和”。此卷于允鼎分題于乙亥和己卯,即1935年和1939年。題跋中所說“丁丑之役”是1937年的“八一三事變”。所謂歷劫靡灰,尤當(dāng)寶藏。
祝枝山 《行草詩詞卷》部分出版資料
引一段《明史文苑傳》的文字作為結(jié)尾:
“允明……尤工書法,名動海內(nèi)。好酒色六博,善新聲,求文及書者踵至,多賄妓掩得之。惡禮法士,亦不問生產(chǎn),有所入,輒召客豪飲,費盡乃已,或分與持去,不留一錢。晚益困,每出,追呼索逋者相隨于后,允明益自喜?!?/p>
字如其人,古人誠不我欺。
文征明 行書詩余墨妙
水墨紙本 手卷
1550年作
36×810cm
明代中期,行書學(xué)黃庭堅者甚多,一時蔚為風(fēng)氣。其中文徵明用功猶深,影響亦大。
文徵明晚年仿黃庭堅風(fēng)格的書法作品非常多,今所見諸于境內(nèi)外公私收藏著錄,且署年款的主要有:藏于故宮博物院的《翰林齋宿詩卷》,《夏日漫興詞卷》,《新燕篇詩卷》;藏于上海博物館的《石湖煙水詩卷》,《前赤壁 賦卷》,《詠雜花詩卷》;藏于遼寧省博物館的《西苑詩卷》;藏于廣東省博物館的《自作詩卷 》,《書風(fēng)入松詞卷》;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自書詩帖卷》;藏于日本林氏蘭千山館的《虎丘詠七言詩四首卷》等。
局部
這些作品,均為大字行楷書,內(nèi)容以抄錄前人或自作詩詞文賦為主 ,創(chuàng)作時間大多集中在他八十至九十歲之間。與文徵明本來面貌的作品中溫厚和平的特點相比,他晚年學(xué)黃庭堅的大字行書更多了一種豪邁蒼茫之氣。
局部
本卷《行書詩余墨妙》錄文徵明自作《滿江紅》、《風(fēng)入松》、《卜算子》三詞,據(jù)款署知為他八十一歲時所書。此卷書體亦為仿黃庭堅的大字行書,結(jié)字舒展,筆力健舉,有華貴的廟堂氣息。
引首
筆鋒內(nèi)斂為難能可貴。可謂人書俱老,用筆強健挺拔而不失使轉(zhuǎn)繞頓之趣,筆勢開合,有如長槍大戟蕩漾空際,英氣逼人,韻味十足,尤為難得的是,此詩卷經(jīng)由文徵明的忘年之交兼門生池山樵彭年鑒藏。彭年不僅在此卷首敬題“衡翁詩余墨妙”,更于跋尾長題,盛贊 衡山翁得黃山谷書法之真?zhèn)鳎阉夭莘ㄓ谛锌?,自成一格?/p>
后跋
上述拍品將于4月2829日在華藝國際2018春拍精品巡展·上海站現(xiàn)場展出。此外,同場展示的還有中國書畫、古董瓷器、玉器、佛造像、油畫、版畫、珠寶鐘表、名釀、陳年普洱等400余件精選拍品,歡迎蒞臨鑒賞!
華藝國際2018春季拍賣會
時間
預(yù)展:2018年5月2022日
拍賣:2018年5月2223日
地點
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二樓
(廣州市海珠區(qū)新港東路6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