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 Street Tequila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618


剛剛從高中畢業(yè)的小伙伴們現(xiàn)在應該紛紛來到美帝,進入大學啦~

作為過來人的學姐,其實想跟大家說:大一抓緊時間好好玩!

但是現(xiàn)在的小盆友們往往一進大學就感到鴨梨山大,畢竟競爭越來越激烈,總感覺要取得一個head start才行。

老話說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嘛。

所以學姐今天打算幫你們一把,聊一聊如何找到大學里的第一份實習,這個嚴肅認真的話題。

(話說回來,大二大三大四的同學們也是一樣看哈,方法對大家都適用,區(qū)別只是在于你敢不敢真的去實踐。)

“ 找一份oncampus job ”

雖說在校外找實習,因為經(jīng)驗不足年齡尚小可能會受挫,校內招聘起碼機會多很多。

找一份校內工作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去申請SSN社保號碼,這個之后申請信用卡、正式實習的適合都用得著。

Oncampus job的第二個好處則是能賺錢,雖說很可能是最低工資,但畢竟是很多小伙伴第一次用自己的努力換薪酬。

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多的技能,往往都屬于transferrable skills,將來在你找正式工作的時候完全可以成為面試的談資。

Q: 找什么樣的oncampus job呢?

A:1. 與人打交道的:

溝通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transferrable skills之一,什么工作都能用到,生活中也用得著。

比如fundraising office給校友打電話要捐款的caller,雖然聽上去挺無聊,但你會接受很多打電話禮儀方面的訓練,雖然剛開始可能會緊張、覺得有難度,但漸漸地你就能夠有信心地和電話里的陌生人交流,甚至還能說服他們捐錢!

之后再去info session或者career fair跟陌生人吹牛,感覺簡直so easy!

2. 價值容易被量化的:

從比較功利的角度來講,一個經(jīng)歷寫到簡歷上,我們總希望能講清楚你到底創(chuàng)造了什么影響,尤其是能用數(shù)據(jù)說明的就更好了。

還是上面那個fundraising caller的例子,你的價值就很容易被量化(solicit了多少人、創(chuàng)造了多少捐款),可以直接擺在簡歷上用數(shù)據(jù)說話。

相反,如果你是在gym里坐著查查學生ID,工作雖然輕松,價值卻很難被體現(xiàn)出來。

3. 能拓寬人脈的:

其實美國大學的資源都很多,大部分時候你不了解只是因為不了解相關的信息。Information從哪里來?還是身邊的人不是,人脈的重要性不用我去強調。

我曾經(jīng)幫學校的東亞研究中心打工,和director混熟之后,凡是學校請亞洲來的嘉賓和演講者,他都會告訴我,還經(jīng)常讓我當主持人。后來我自己辦中美文化交流的活動,也成功從他那里拿到了金額不菲的funding。

這一類能拓寬你人脈,讓你有機會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棒資源的工作,千萬別錯過。

4. 有被提拔的空間的:

雖然oncampus job寫簡歷上經(jīng)常感覺底氣不足,但如果你可以顯示出自己在有限的崗位上付出了最多,甚至還得到了提拔,那底氣就起碼可以乘以100倍了。

我的一個好朋友,fulltime recruiting到了一間很棒的咨詢公司,面試時講的故事就是他如何在學校的fundraising office從最開始的小caller,表現(xiàn)優(yōu)異成為一組新caller的trainer,再最終被提拔到整個office的manager的經(jīng)歷。

不少oncampus job都有做得好可以被提拔成管理職位的可能性,申請這些工作就對啦!

“ 去一趟學校里的career center ”

好多同學都是大三甚至大四才第一次邁進學校career office的大門,實在太晚了!

大一就去career center走一圈,主要是為了摸清學校提供的求職資源,并盡早開始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利用。

?哪些公司會來參加校園招聘?什么時候來?

?Career office是否提供簡歷修改服務,或者各類networking的指導?

有沒有定期發(fā)送招聘信息的email list,我怎樣才能收到這些郵件?

畢業(yè)的校友大都去了哪里?我如何找到這些校友的信息?

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們學校的career center比較給力,那可以盡快帶著簡歷來給這里的counselor修改,并多多跟他們勾搭,獲得更多的信息。

通常counselor們看到充滿熱情又上進的underclassmen,都是很愿意幫忙嗒!如果你發(fā)現(xiàn)career center提供的資源并不是很多,那可能更多有效的信息隱藏在各個department 之下,需要你自己去做進一步的更多搜索。

“ 參加一場info session/career fair ”

另一個大一小盆友常有的誤區(qū)是:既然沒有公司愿意招大一學生,那我去公司的招聘會沒有意義。

當然不是這樣啦!其實不管是某間公司的info session還是某個行業(yè)的career fair,都是去的越早、越多越好!

為啥呢?

招聘官們永遠在尋找最有潛力的candidate。雖然大一的你可能還不在他們的招人范圍內,但“一面之交”后,起碼他們會對你留下一個“上進、愿意早開始準備”的印象。當你大三大四再回去的時候,自然會從其他和招聘官沒有交集的求職者當中脫穎而出。

多了解不同行業(yè),你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里。這點其實和選課一樣,你可能不太確定自己想選什么專業(yè),所以才要多上不同的intro課程、多跟不同專業(yè)的學長學姐交流來做決定。找工作應該比選專業(yè)更重要吧,你咋就馬馬虎虎了呢?

我曾經(jīng)去過某公司的info session,公司在一個我以為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行業(yè),沒想到聽完之后我就愛上了他們的公司文化,最后不光申請了,還做了一整個暑假的實習。

  我也曾去過某高大上行業(yè)的招聘會,本以為是我的理想行業(yè),沒想到和所有人都聊不過三句,于是明白自己的個性并不合適,早早打消了進軍該行業(yè)的念頭。

如果不是大一就早早開始了解和搜集信息,哪能避免日后少走彎路?

觀察別人如何提問和展現(xiàn)自己??赡苣氵€不知道招聘會上提什么問題、怎么提問才是合適的,這就是你觀察“老司機”的最好機會。我會帶一個小本本,聽到好的問題和提問方式就記下來,留著日后備用。

除此之外,如何握手、如何介紹自己、如何優(yōu)雅地要到名片轉身離開,這都是一門門學問。要是你覺得自己還不是professional etiquettes的專家,在各種career fair和info session上觀察別人就是最好的訓練。

“ 堅持參加一到兩個社團 ”

剛進入大學的小盆友肯定會參與到聲勢浩大的社團招新當中去,為了嘗試新鮮事物,肯定也會報名參加好幾個社團。

其實我覺得參加什么類型的社團無所謂,是你自己感興趣的就好。重要的是可以在這個社團里堅持下去,而不是三分鐘熱度,覺得“哎呀要開這么多會真煩”就不去參加了。

對社團的投入其實是最體現(xiàn)你熱情所在的,因為這并不是一份工作,并沒有薪酬獎勵。如果你還愿意為此付出心血,一定是有極大的passion。這樣的熱情,在面試和聊天的時候,都會被最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也是最打動人的部分。

所以我的建議是:參加社團,求質不求量(數(shù)量再多你簡歷上也放不下),選擇一到兩個你最感興趣的,大學四年堅持下來,會是一段很寶貴、值得與人分享的經(jīng)歷。

“ 約三個不同行業(yè)的校友聊天 ”

說了半天,好像還沒提到究竟如何找到第一份實習最直接的方法:找校友聊天。 我記得大二的時候,和一個物理專業(yè)的校友聊天,他自己有一家生物科技方面的公司,運營地相當成功。聊天時他隨口提到,他剛剛hire了一個我們學校的大一同學當實習生。我聽了很驚訝,因為他的公司還是屬于專業(yè)門檻相當高的,一個啥都還沒學的大一新生能勝任什么職責?

可他告訴我,這個大一同學很早就主動郵件他,向他表示了對他公司的興趣,還多次電話咖啡約談,終于用誠意打動了他。何況他也很愿意幫助自己母校的學生,所以就給了他這個機會。

初進校園的你也許沒有太多的經(jīng)驗和專業(yè)知識,但你有的是熱情和一顆好學上進的心,這也是你最需要利用的強項。

去主動找一些不同行業(yè)的校友聊天(通過學校的alumni database或是LinkedIn),雖然或許不是每一個校友都會一上來就給你一份工作,但多聊一些總會提升你的幾率。上面故事中的那個我的大一學弟,我只聽到了他成功的案例,卻并不知曉他是否在背后也曾reach out過好幾十個校友,最終才獲得了一顆橄欖枝。

和校友聊天最棒的是不愁話題,聊一聊學校過去與現(xiàn)在的不同,他們曾上過的課,你現(xiàn)在參加的社團,都是現(xiàn)成的談資。

更不需要抱著一顆功利的心態(tài)去聊天,畢竟你還年輕,沒有什么比真誠的建議對你來說更寶貴的了。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做好了上面這五點,找到一份心儀的實習一定是早晚的事啦!—— 愛你們的學姐

作者介紹:

李奕,文理學院畢業(yè),呆過私人銀行,干過醫(yī)療五百強,最后誤打誤撞進了管理咨詢。

喜歡旅行和寫作,也能打槍和開飛機。除了分享世界各地的有趣故事,心情好了也寫些不那么干的實用干貨。

個人公眾號:李奕在哪兒(whereisyi),來找我玩吧!

WST致力于幫助對金融和咨詢感興趣的學子們找到理想工作

中秋特輯|買不到月餅,就教你做北美最酥嫩的鮮肉月餅!

一塊手表,看出你在投行里是干什么的?

投行秋招正式開始!| 摩根斯坦利第一輪面試發(fā)放,你收到了嗎?內附秋招大禮包

未知來源
免責聲明:商媒在線所提供的信息及圖片除原創(chuàng)外,有部分資訊和圖片從網(wǎng)絡等媒體收集而來,版權歸原作者及媒體網(wǎng)站所有,商媒在線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并盡可能注明來源;部分因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將原有信息丟失,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果您對商媒在線所載文章及圖片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商媒在線,商媒在線將立即予以刪除,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