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第三中學楊立華:寫好作文批語,理應成為教師的一項基本功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1459


 作文批改在教育圈內是個老課題,作文能力的訓練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寫作,二是修改。文成于思,文成于改。學會修改作文很重要,學生要在長期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這種能力。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水平的逐漸提高,同教師準確、全面、公正的評語密切相關。

  作文批語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對學生寫作熱情的回應,教師作文評改的批語中每句話都直接影響著學生作文的心理,關切著學生作文的興趣和信心。寫好作文批語,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興趣,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毅力信心,端正學生人生態(tài)度,完善學生人格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牢牢掌握作文批改的藝術,從而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學。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閱學生作文時發(fā)現(xiàn)有三篇不同尋常的作文卷,他分別給他們加上評語。第一篇寫了標題后,只寫了一個“夫”字就沒了,他評曰:“大有作文之勢!”第二篇僅有標題,連“夫”字也沒有,他評曰:“引而不發(fā),妙也!”第三篇干脆白卷,連標題都沒有寫,他還是給他加上一個評語:“清白可喜。”這當然是個笑語,帶著某些諷刺意味,但笑過之后,逆向思考一下,我認為它還頗有一些啟示意義,那就是寫作文批語時注重掌握鼓勵的學問。愛默生曾經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苯處熓紫葢敂[正心態(tài),以平等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以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作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師教出來的,但可能是教師鼓勵出來的。人常說,教育的藝術,說到底是一種鼓勵的藝術,寫作文評語也是如此。一個語文教師必須在評語中貫徹鼓勵性原則,敢于鼓勵,善于鼓勵。教師批改作文不是法官判案,不必那么拘泥,可堅持鼓勵優(yōu)點但不縱容缺點的做法。茅盾上小學時,老師在他的《宋大祖杯酒釋兵論》的文末,寫下這樣的批語:“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秦始皇漢高祖隋文帝論》的文末,該老師的評語更為精彩:“目光如炬,筆銳似劍,洋洋千言,宛若水銀泄地,無孔不入……”讀著這樣的文字,我們可以想象少年的茅盾該是如何受其感發(fā)和激勵。

  □文/楊立華 詹華清(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第三中學 教師)

未知來源
免責聲明:商媒在線所提供的信息及圖片除原創(chuàng)外,有部分資訊和圖片從網(wǎng)絡等媒體收集而來,版權歸原作者及媒體網(wǎng)站所有,商媒在線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并盡可能注明來源;部分因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將原有信息丟失,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果您對商媒在線所載文章及圖片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商媒在線,商媒在線將立即予以刪除,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資訊